本年度報告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制度》和包頭市推行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公開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通知》(包政公辦發〔2016〕2號)要求,在綜合分析全區各部門、各單位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的基礎上編制的。2015年青山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以深化公開內容為核心,進一步拓寬公開渠道,對區政府信息進行了及時、規范地公開,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青山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martainn.com/)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信息股聯系。
一、概述
2015年,青山區政府信息公開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積極拓展政府信息公開領域,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經過努力工作,全區政務公開呈現全面推進、規范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
今年以來,政府各組成部門把政府信息主動公開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不斷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行政機關新獲取和制作的政府信息,凡屬于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都依法、全面、準確、及時地做好公開工作。重點加強了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作用,確保權威準確的政務信息在網絡領域和公共信息傳播體系中廣泛傳播。2015年對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進行了較大改版,將過時內容、過時政策全部刪除、更新,為網站更新信息3500余條;青山區政務微博開博至今,共發布微博12500余條,擁有粉絲4萬名;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青山人青山事”,平臺每日推送4至8個版塊,包括頭條要聞、網訊、熱點三個固定版塊,以及社區、簡訊、通知、學習、活動等即時信息推送版塊。此外,微信平臺上還整合了政府部門相關職能,推送青山區市民大廳各項業務辦證流程、司法援助、公證服務、醫院專家信息、手拉手貧困學生幫扶模塊,讓市民能在平臺上了解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辦事流程。平臺已擁有粉絲5萬名。目前,青山區官方“雙微平臺”“青山人青山事”已成為包頭市官方微博、微信中的領先品牌。
(二)推進行政力利運行公開
逐步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接受社會監督。2014年8月,我區就開始在全區范圍內推行行政權力梳理工作,2015年5月15日,青山區的區本級行政權力梳理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并進入公示階段。結合各方面意見以及包頭市政府的相關要求,8月7日,青山區將涉及31個部門10大類3318項行政權力(行政許可21項,行政處罰2553項,行政強制143項,行政確認32項,行政給付40項,行政獎勵14項,行政征收9項,行政裁決5項,行政監督檢查271項,其他行政權力230項)在政府網站上正式公布實施。
(三)推進行政審批信息公開
圍繞國務院、自治區、包頭市關于簡政放權的決策部署,2014年以來青山區開展了新一輪的行政審批事項的梳理工作,青山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進行了不斷的政審批制度改革,涉及18個單位的行政審批事項已由改革前的143項減少到22項,精簡幅度高達83.9%,且100%納入區市民大廳集中公開辦理。事項精簡后,青山區第一時間在政府網站公開取消下放事項,讓群眾第一時間知曉。同時,加強取消項目事中、事后的監管,有效精簡保留事項的流程,大幅壓縮行政審批的時限,單個事項平均辦理時限由改革前的15天壓縮到3天,實現了精簡高效的便民政務服務;全面完成了“三集中、四到位”改革,截至目前,全區已有28個部門入駐中心并組建了行政審批科,全面實行了標準化管理,窗口負責人辦結率高達95%以上。
(四)實施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
青山區于2015年3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青山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公管辦、交易中心),與政務服務中心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2015年交易中心自掛牌成立以來,共受理政府采購項目9宗,其中服務類采購項目1宗,中標金額603.5萬元;貨物類6宗,預算金額126.7萬元,節約20.62萬元,節約率16.3%;共受理采購咨詢5件。該項舉措實現了“管辦徹底分離”,從制度機制層面解決了“管辦不分”隱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建后,原分別隸屬于國土局、建設局、財政局等行業監管部門的交易機構與其徹底脫離了隸屬關系,保證了公共資源交易陽光透明。
(五)電子政務基礎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青山區累計投入3800余萬元,對轄區內信息化網點進行統籌規劃,綜合布線,鋪設了110余條光纖鏈路,為具備條件接入光纖的部門、街鎮和社區管理服務站(村)共119個網點配備了機柜、網絡交換機等網絡基礎設備,搭建了青山區電子政務綜合應用平臺,合理地規劃電子政務建設項目,平臺集合了社會管理創新信息化系統、OA辦公平臺、包頭·青山門戶網站、信息采編報送、電子監察等多個應用系統,公共服務、便民服務、區內公文流轉、信息采集、領導決策、政務執行監督等內部辦公系統和功能進一步完善,形成了區政府、區屬各單位、社區服務站(村)三級網絡互聯互通的電子政務網絡,逐步向“統一規劃、統籌推進、有序建設”的信息化建設模式靠攏。有效地提高了社會治理和公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區各部門有2100余臺辦公電腦接入了青山區電子政務網絡,90%以上的工作人員可直接登錄青山區電子政務網絡進行辦公。進一步提高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的時效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六)完善三級聯網審批及網上辦事大廳建設
近年來,青山區依托區市民大廳行政審批管理系統,積極構建貫穿區、街道(鎮)、社區服務站(村)的“三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目前,市民大廳、各街道(鎮)、社區(村)組成的三級網絡已全面貫通,辦事群眾“足不出社區”便可辦理業務。同時,市民大廳在其門戶網站開設網上辦事功能,辦事群眾在網站申請辦理個人業務或企業業務,將必備材料的上傳,窗口辦事人員通過業務系統審核通過后進行受理,后臺業務系統審批結束后,辦事群眾即可直接到市民大廳領取辦理完畢的證照。我們在三級網絡審批系統中配置了電子監察系統,可對入駐市民大廳、街道(鎮)、社區(村)的所有服務窗口進行全天候效能電子監察,真正實現效能監察零距離。目前,系統運行順利。
三、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5年,全區各部門和單位未收到依公開申請。
四、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情況
目前,我區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事項暫未收費。
五、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5年,全區沒有收到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的行政復議,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5年,我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于政務公開主要職能設在了區政府辦公室內部,并沒有設置專門機構和人員,不能適時開展工作調研,對政務公開存在問題的單位難以進行督查指導。二是目前政務公開工作范疇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深,各級各層次的學習交流活動少,難以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三是個別部門和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相關制度不健全,政務公開工作的長期有效開展受到一定影響。四是政務公開的渠道還不夠完善。目前全區的公共查閱點還不夠健全。
七、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思路
一是創新政務公開載體,扎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一方面,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關切的重大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功能,以及時、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另一方面,進一步壯大“雙微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宣傳合力,努力形成矩陣式工作格局,更好地傳播主流聲音。擴大官方微博、微信的影響力和粉絲數量,實施“觸網”、“曬網”和“編網”行動,建立有梯次、有效果、有特色的新媒體網絡群,進一步拓展新媒體政務公開陣地。
二是創新政務公開方式,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公開。
1.行政審批信息。及時公開取消、下放以及實施機關變更的行政審批項目信息,重點做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的行政審批項目審批過程、審批結果的公開。
2.“三公”經費信息。全面公開本級“三公”經費,并指導督促區屬各有關單位加快“三公”經費公開步伐。
3.保障性住房信息。公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分配和退出信息。
4.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及時客觀準確規范發布食品藥品安全有關信息,同步公布已經采取的處理措施和進展情況。加大食品藥品行政審批、執法檢查、案件處理等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建立食品藥品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公開制度。
5.安全生產信息。重點推進重大事故調查報告公開工作,進一步提高較大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和調查報告的公開比例。
6.價格和收費信息。重點做好涉及教育、醫療、房地產市場、旅游市場等民生領域價格和收費信息公開。
7.征地拆遷信息。重點推行征地信息查詢制度,方便公眾查詢征地批復、范圍、補償、安置等相關信息。
8.行政處罰信息公開。積極推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不斷規范行政處罰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并逐步建立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是加強督查指導,保障政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加強各單位政務公開工作,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平臺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導,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和管理辦法,加強工作考核,加大問責力度,定期通報有關情況,切實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政務公開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