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制度》和包頭市推行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公開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通知》(包政公辦發〔2018〕3號)要求,在綜合分析全區各部門、各單位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的基礎上編制的。全文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等。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青山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martainn.com)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信息股聯系。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加強政務公開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青山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由政府各副區長擔任副組長,重點抓各種分管領域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區政府各組成部門一把手擔任,并明確要求各單位政務公開工作必須由一名班子成員分管、至少一名專職人員具體負責,進一步強化了對政務公開的組織領導。
2.提供制度保障。按照“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以加大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力度為重點,以打造法治型、誠信型、創新型、廉潔型政府為目標,我區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青山區政務公開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青山區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目標任務、公開工作要點、時間節點、考核方式等重點內容進行了明確,經征求意見會多次研究和修改后印發執行。為了更好地落實責任,制定《青山區政務公開改革工作任務分解表》并印發全區,召開了兩次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會,承擔政務公開任務的各單位在完成各自改革任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思路,將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規范化建設
1.加強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
一是升級改版門戶網站。按照各級要求,青山區強化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2016年10月,網站進行第二次全面升級改造,并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線運行。新版網站圍繞“宣傳民生政策的重要窗口、政府信息發布的重要渠道、服務社會公眾的重要平臺、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四個功能定位,經過向全區各部門和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建立 “地情概況”、“新聞動態”、“信息公開”、“辦事服務”、“公共服務”、“政民互動”等6個板塊,439個子欄目,將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權責清單、政策解讀、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等功能重新規劃。新版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改版網站集中優勢資源,加大了網站信息整合力度,建設了一流、協調、創新的政府網站體系,使新版網站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窗口,成為政府服務的新平臺,成為網上在線辦事的總入口。
二是實現政府信息集中發布。一是及時成立了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管理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門戶網站內容保障機制,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做好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工作的通知》《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單位按照要求,配備專門人員負責門戶網站相應欄目的上網內容的收集、整理、審核、更新發布工作。試運行期間組織了網站內容保障的相關培訓,明確了各部門在門戶網站內容保障中具體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到人,健全完善了內容發布審核機制。將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完成情況作為各單位政務公開績效考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政務公開工作又納入了科級領導班子和科級干部年度考評,有效提高了網站的信息數量、質量和時效性。截至目前,青山區門戶網站發布便民服務信息189條,發布公開信息8354條,日均訪問量達到509次,比改版前增長24%,區政府所屬部門政務信息公開率及各類辦事事項公開率達90%以上。確保了人民群眾第一時間從政府門戶網站獲取公開信息,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權。
三是實現區屬部門網站功能整合。在政府門戶網站改版的同時,關停網站的單位將原網站需實現的主要功能整合至政府門戶網站,實現了政府和全區區屬52個部門信息集中對外發布。
2.推進規范性文件集中公開
一是完成政府公報創刊。《青山區人民政府公報》以雙月形式出版,內容包括青山區本級政府發文、規范性文件、大事記和政府發文目錄。目前第四期已出版。二是向群眾主動公開文件。以區政府及區政府辦名義下發的主動公開文件全部向群眾公開,指導了幾個條件較好的社區設立公開查閱處,將規范性文件做成合訂冊,供居民集中查閱。
3.打造標準化政府信息公開查詢中心
在青山區市民大廳建設了一處標準化政府信息公開查詢中心,群眾到這里可通過電腦觸摸屏、手機,登錄青山區政府門戶網站、青山區政務微信、青山區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平臺查詢各類政府信息、重點領域信息、行政審批事項辦理。同時查詢中心提供查詢各級政府公報和各類公共服務辦理指南。如果群眾還有查不到的信息,可以依照《青山區政府信息申請公開手冊》提供的指南,向區政府及所屬部門申請信息公開。下一步,將繼續豐富查詢中心的查詢內容。
4.強化依申請公開管理和服務
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導全區各單位進一步拓展依申請公開的受理渠道,將依申請公開受理機構、通信地址、電子郵箱、傳真號碼進行備案和統一,明確了各單位的工作標準。編制完成《青山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受理機構查詢手冊》,將其發放至政府信息公開查詢中心、社區公開查閱處,同時將受理機構、信息公開申請流程公布在門戶網站,便于群眾向政府獲取其真正需要的信息。
(三)推進權力運行公開
1.推進決策公開
將決策公開納入辦文辦會程序,我區在全市率先完善了公文辦理程序,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政府公文(含政府辦公室公文)代擬稿起草報送工作的通知》《青山區人民政府政策解讀實施辦法(試行)》,規范了青山區本級發文程序,要求各部門發文前要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政策性文件發文要與政策解讀同步組織審簽,代擬稿提交政府辦時必須明確公文的公開屬性(包括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秘書出文時要在發文稿紙上標明公開屬性,否則不予審簽,按規定予以退文。目前,我們在決策公開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征拆工作,所有征拆實施之前全部向社會征求意見,通過一個月的征求意見期,同時向被征收主體發放《征求意見表》,同意律達到85%以上即正式啟動征收工作。
2.推進執行公開
近年來,每年年初我區都會對《黨代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任務分解,并按月對全部事項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并通報。下一步,我們將定期曬出這些進展情況,廣泛收集群眾意見,隨時采納有益意見和建議,確保公眾對工作執行情況的參與和監督。
3.推進管理公開
(1)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工作,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
年初,我區積極開展權責清單編制工作。在梳理出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基礎上,建立權責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健全問責機制,實現“法定職責必須為”。權責清單梳理涉及31個部門10大類3391項,目前,目錄清單已梳理完成,并向社會征求意見57條,已在政府門戶網站按部門、按類別進行公示。今后,權責清單發生變化的,將及時更新,方便公眾獲取和監督。
(2)全面梳理公共服務事項
以權責清單確認的行政權力事項為基礎,分別制定青山區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計劃通過政務微信、發放辦事手冊等方式向辦事人公開。
(3)推進市場監管透明
一是率先在包頭市啟動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凡是青山區范圍內企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均發布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實現了失信市場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目標,推動了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各領域工作走向透明化。
二是率先在包頭市啟動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為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在門戶網站開設
“市場監督管理”欄目,集中在網站公示食品藥品監督抽檢公示、行政審批公示、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案件公示等信息,公眾可直接查詢到內容,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4.推進政務服務公開
(1)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青山區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加快標準化建設,建立了科學規范的行政審批辦事流程標準、管理和監督標準、改進和評價標準,以服務保障標準體系和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為支持的覆蓋行政服務全過程的標準體系框架。共收集制定通用基礎標準29項,服務提供標準54項,服務保障標準41項。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將標準化工作與推進微觀環節改革結合起來,梳理清查全區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使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43項減少到22項,精簡率達83.9%,精簡率在市五區中居首位。目前,政務服務中心承諾辦結時限從過去平均7個工作日,縮短為平均3.5工作日,其中95%的事項可提前辦結。已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驗收,成為自治區首個開展服務業標準化國家級試點并通過驗收的旗縣區級政務服務中心。
在重點打造青山區市民大廳基礎上,建設了青山區流動人口服務中心,該中心是青山區市民大廳分中心,設有“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為外來流動人口提供流動人口管理、流動黨員管理、戶籍業務咨詢服務、勞動保障服務等21項綜合服務事項。流動人口服務中心的建立,可實現轄區內外來流動人口與普通市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政務服務中心的標準對流動人口服務中心進行管理,讓其成為青山區標準化服務的又一亮點。
(2)推進政務服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公開和辦理
青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構建了基于互聯網的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逐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由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通過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實行審批和服務事項在線咨詢、網上辦理、電子監察,做到便民、利企。目前,辦事群眾可在青山區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平臺實現實體大廳所有事項的在線表格下載、申報和辦件查詢。同時,青山區市民大廳開通政務微信公眾平臺。辦事群眾可以在微信平臺上查詢辦事指南、辦件進度等。已實現部分網上辦件預約,下一步將政務微信公眾平臺全面實現網上預約叫號辦件、網上辦件等功能,讓群眾在家里排隊,按照預約時間到大廳直接辦件,縮短在實體大廳等待辦事的時長。
(3)實現政務服務三級聯網
今年以來,青山區依托青山區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化平臺,積極構建貫穿市、區、社區服務站(村)的“三級聯動”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成了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市(包頭市政務服務系統)—區(區政務服務系統)—社區(社區公共服務系統)三級服務體系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目前,群眾可在青山區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平臺實現青山區所有社區公共服務辦事指南和辦件信息的查詢;區政務服務中心在政務服務平臺上實現對所有社區辦件數據查詢與統計;包頭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市級政務服務平臺上實現對青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和所有社區公共服務辦理情況數據的查詢和統計,同時實現全天候效能電子監察“零距離”,真正實現效能監察市—區—社區的全覆蓋,這在包頭市尚屬首家。三級聯網的實現,方便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信息發布、咨詢、申請、受理、辦理、反饋和監督,提升了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
(4)探索二維碼辦事應用試點
結合李克強總理指出的:“要讓群眾對政務公開了解像掃二維碼一樣簡單!鼻嗌絽^積極探索二維碼辦事。 二維碼辦事應用將申請表格、辦事流程、申報材料等做了二維碼轉化,公眾通過“掃一掃”即可實現在線查詢辦事流程、提交申請、查詢結果等相關功能,進一步簡化了辦事流程。也方便了群眾將政務服務“裝入手機”隨身攜帶。公眾可以通過手機掃描訪問青山區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平臺的“二維碼辦事指南矩陣墻”,掃一掃市場監管局,可提供包括“五證合一”換發、公司設立、變更等40多項辦事事項的查詢、樣板材料和表格下載,掃一掃青山區衛計局,可查詢“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的相關政策并提供下載服務。
5.推進結果公開
目前我區“十三五”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落實情況等結果已及時在包頭·青山政府門戶網站以及新媒體上公開發布,下一步,將探索以圖表、圖解的形式進行公開。
6.根據群眾需求穩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青山區將教育、棚戶區改造、社會救助、扶貧惠農、安全生產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集中公開、公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在政府網站開設的58類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和31項民生服務指南欄目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公開項目,要求各部門制定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及時對目錄進行動態更新完善,從而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動態管理。
(四)發揮各類新媒體優勢
1.擴大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的公眾參與度與影響力
完善了《青山區官方政務微博發布管理制度》、《青山區政務微信平臺發布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青山區政務微博開博至今,發布、轉發1.2萬條信息,擁有粉絲4萬人;政務微信平臺“青山人青山事”開放至今,平臺每日推送4至8個版塊內容,累計推送2815版,關注人數已達5.3萬人,累計閱讀量達到600多萬人次。我區已將“青山人青山事”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打造成為包頭市政務微博、政務微信中的領先品牌。近年來,經常將政府的各類活動包括相關意見征求上線,提升了政府活動的公眾參與度。
2.打造手機版政務公開平臺
結合政府網站的改版,青山區在政務微信上開辟政務公開板塊,將門戶網站上的政府文件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內容同步發布至政務微信上,讓公眾更加便捷地了解和查詢政府信息公開內容。
3.運用新媒體,推動“移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
青山區官方政務微信公眾平臺“青山人青山事”在不斷地升級改造過程中,將群眾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不滿足于只推送信息,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多個政府職能部門查詢服務功能,綁定青山區市民大廳各項業務辦理流程模塊,整合了所有青山區政府職能部門政務微信、微博入口,讓青山人(青山網民)在“青山人青山事”政務微信公眾平臺上將青山事“一網鎖定”。
二、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建立健全了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問題的公開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年共受理依申請公開1件,并按照時間要求給予了答復。
三、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情況
目前,我區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事項未收費。
四、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7年,全區沒有收到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的行政復議,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問題
教育培訓工作相對不足。部門對政務公開指南和目錄編制隨意性大,依申請公開的處理流程和受理程序不清。目前政務公開工作范疇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深,各級各層次的學習交流活動目前較少,還沒有像其他業務工作一樣經常交流、經常學習,所以難以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
(二)改進措施
加強培訓。在全區組織一次政務公開專項業務培訓,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加強業務學習。培訓人員以組織各單位主管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